12月14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的实施意见》。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项目用能、环境容量支持等方面的多项政策引起能化企业高度关注。后期山西省将采取八大“硬核”举措,强化用能要素保障,扩大民营经济投资,为稳住山西省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
在强化项目用能支持方面,一是根据国家确定的用作原材料的能源产品消费,包括生产烯烃、芳烃、化肥、农药、醇类等产品过程中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考核。二是对整体能效水平较高的产业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包括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在项目节能审查时,直接进行批复。三是对正面清单以外的产业实行能效先进性审批,包括新材料、节能环保、合成生物等,单位增加值能耗优于山西省2025年单位GDP能耗目标的项目,优先进行节能审核批复。
在强化项目环境容量支持方面,一是打破以市县为调控单元的污染物总量管理模式,建立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污染物总量省级统筹调配机制,排污总量指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环保产业和重大项目倾斜。二是对保供项目,在严格落实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基础上,环评审批可不与污染物总量指标挂钩。三是对未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的项目,一律免予办理环评手续。对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域的15大类、40小类行业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办理。
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茂盛表示,山西将以能效优先、合理用能和保障能耗要素为导向,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后期将采取八大“硬核”举措。
一是弹性控制消费总量。根据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和省下达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各市自行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实际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目标时,可相应调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
二是合理下达目标任务。结合“十四五”前两年全省、各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按照差异化原则向各市下达2023年目标任务。
三是调整节能考核方式。将以往年度考核调整为“年度评价、中期评估、五年考核”,从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转变为更加注重能耗强度的约束性考核。
四是实施分类审查措施。在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的同时,结合产能饱和程度、各市能耗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等因素,区别实施能耗替代措施;对山西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项目,实行正面清单管理,进行先进性审查和标杆性审查。
五是完善能耗替代机制。充分运用企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实施技术改造和省级统筹奖励等多种途径,明确能耗替代能源种类及认定方式,为民营经济项目开展节能审查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合理扣减原料用能。在民营经济项目节能审查中,落实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有关要求,对国家规定的原料用能种类和范围进行合理扣减。
七是开辟“绿色通道”。对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项目,采取“申报即受理、受理即评审”的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协调指导,全力推进民营经济项目建设。
八是精准开展政策宣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