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加大污染防治执法攻坚力度,彻底扭转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面临的不利局面,从今年8月15日起至11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生态环境部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利剑斩污”专项行动、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涉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重点行业执法检查等工作融为一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违法排污集中整治行动,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不两直”精准查
8月25日,根据生态环境部在线监督帮扶推送的线索,太原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李峰和刘峰这对“双峰”组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第一时间奔赴位于尖草坪区的推送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排污情况进行全方位现场检查。
山西凯宇通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沥青拌合站,产污环节涉及沥青和骨料的存储、输送、加热、搅拌及卸料出厂全过程。
记者在现场发现,与以往执法不同的是,“双峰”组合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开展污染治理监督帮扶工作,由过去“凭经验”向如今“靠数据”转变。
只见他们携带便携式PID(VOCs快速测定仪)、风速仪等设备,对企业生产车间VOCs无组织排放和排气筒的有组织排放逐一进行排查,对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一丝不苟,认真查看并详细记录,帮助企业查找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
检查发现,山西凯宇通商贸有限公司作为VOCs和粉尘排放大户,其成品沥青混合料装车工序、高温沥青储罐上部、输送管线法兰连接处均未密闭,VOCs气体存在无组织排放现象;在沥青拌合生产线筛分工序废料下料口,企业未安装粉尘收集装置;在沥青及热骨料拌合工序,未安装沥青净化设施;高温沥青罐配套建设的活性炭吸附设备处于未运行状态,活性炭装置沥青油长久未更换,污染严重。
无独有偶。在太原市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处,执法人员利用无人机航拍发现,这家企业水稳生产线未安装粉尘收集处理设施,低温沥青储罐、改性沥青储罐、沥青卸油槽等均未安装VOCs废气收集处理设施。
执法人员使用便携式PID(VOCs快速测定仪)对沥青卸油口废气现场监测时发现,其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达6187PPm,严重超标。
“望闻问切”挖根源
同一天,太原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智杰与郭翔这对“杰翔”组合根据生态环境部在线帮扶APP推送的线索,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和现场监测等方式,对山西千汇药业有限公司、山西瑞福莱药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监督帮扶。
在山西千汇药业有限公司,“杰翔”组合根据其生产特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对这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污染源监测报告等资料进行了细致查阅,力争达到“底清数明”。
进入这家企业的污水处理站点,“杰翔”组合凭借多年的执法经验,先观察调节池水质水量,后现场鼻嗅污水味道,再询问污水加药量,然后查看污泥压滤设施,最后发现这家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
“企业污水处理出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加药系统不规范,污泥压滤设施长期停滞,造成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智杰这样告诉记者。
走进企业辅机车间,身手敏捷的智杰直接爬上除尘机组盖,仰头观察机组风管连接处是否密封,并调准焦距进行拍照,作为留存资料。
在中药提取车间喷淋塔处,执法人员要求企业打开塔体进行检查。“喷淋塔三级吸附层要求每层都要严格按照要求填充柱状活性炭,现在看到的只有中间层装有活性炭,这不符合环保要求。”郭翔遂要求企业提供活性炭购买及使用原始记录。
经现场仔细比对,执法人员发现,这家企业自2020年初投产以来,活性炭长期未进行过更换,导致废气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清单制”帮扶暖人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做好监督帮扶工作,太原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辖区内交办案件处理责任,对交办任务做到现场核查和信息上报“双把关”。
据介绍,8月25日~27日,太原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队对生态环境部推送的第七批11家污染企业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并对周边6家对臭氧有较大影响的小型污染源进行了随机抽查,共检查出59个环境问题,梳理形成太原市的交办清单。
山西瑞福莱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次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监督帮扶深表感谢:“这是生态环境部门对我们企业环保的一次全面体检和贴心帮扶,这些助企惠企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确确实实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作为环境污染防治责任主体,我们一定会对照问题清单,自行核查、全面整改、举一反三,以实际行动参与蓝天保卫战。”
下一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将问题清单反馈给企业,对企业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定向指导并实行闭环管理。